我國與國際鳥盟合作推出臺灣版降低海鳥混獲措施宣導影片
- 發佈日期
- 105年01月06日
- 點閱率
- 835
鮪延繩釣漁船作業時信天翁(海鳥)經常會誤食靠近水面的魚餌而上鉤造成溺斃。漁業署為降低鮪延繩釣漁船混獲海鳥,與國際鳥盟合作首次推出臺灣版降低海鳥混獲措施宣導影片,透過影片向漁民宣導及說明漁業對海鳥混獲的影響,以及推廣目前國際上所通過之海鳥忌避措施要求前往中高緯度作業之漁船應依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規範,從裝置避鳥繩、支繩加重或夜間投餌等三項措施中至少選擇二種措施,以有效減少延繩釣漁業對海鳥資源的影響。
國際重視混獲海鳥議題,臺灣積極參與
漁業署表示海鳥受到棲地破壞、汙染、氣候變遷及漁業之影響,生存受到威脅,在受到漁業影響部分,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99年通過「避免延繩釣漁業混獲海鳥國際行動計畫」,爾後各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紛紛通過養護管理措施或建決議案,以規範會員國及合作非會員約束所轄漁船於相關海域作業時需採行必要之避鳥措施,以減緩意外捕獲海鳥。我國為重要遠洋漁業國,為相關鮪類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會員或合作非會員,除參與會議共同討論並將通過之相關養護管理措施轉化為國內法,規範作業漁船遵守外,並與國際鳥盟合作在2004年及2013年分別舉辦「降低鲔延繩釣混獲海鳥技術研討會」及「減緩海鳥混獲工作研討會」,提供產官學界交流之平台。此外,雙方仍持續進行交流及合作。
臺灣善盡養護管理之責
漁業署進一步說明,我國是全球主要鮪延繩釣漁業國之一,作業漁船遍及三大洋,有責任及義務落實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通過之養護管理措施,我國已於2006年公告「減少延繩釣漁業意外捕獲海鳥之國家行動計畫」,並於2014年更新,以配合實施相關鮪類國際漁業管理組織所通過之海鳥忌避措施。漁業署除了與國際鳥盟除合作出版降低海鳥混獲措施宣導影片外,目前也共同規劃國外港口教育宣導計畫,另外,漁業署並於日前推薦國內海鳥辨識專家赴紐西蘭參與國際鳥盟安排之訓練交流課程,期望能強化國內海鳥辨識及海鳥保育之相關知能。
資源永續大家一起努力
漁業署最後指出,漁業之永續經營,除了關心漁業資源能否永續利用,也需兼顧海洋生態環境及海洋生物多樣性能否妥善保育與維護;未來海鳥混獲的相關議題上,漁業署仍將繼續與國際鳥盟合作,共同努力保育海鳥資源。
聯絡人:黃鴻燕 副署長
手 機:0920-089165
<iframe width="492" height="277"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BUal8odiWjo?rel=1"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title="臺灣版降低海鳥混獲措施宣導影片"></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