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沿近海漁業發展沿革、現況及面臨問題
- 修改時間
- 102年01月17日
- 點閱率
- 6065
- 內容
我國沿近海漁業發展沿革、現況及面臨問題
一、發展沿革及現況
我國沿近海漁業在民國34年台灣光復之初,由於戰爭影響,漁產量大為降低,年總漁產量僅1萬6千餘噸,當時政策首重恢復沿近海漁業。民國40年,政府鼓勵民間造船,沿近海漁業逐漸恢復,產量年年增加。民國42年至49年實施第一、二期經建計畫,將資金投入沿近海之小型漁業,民國42年實施「漁船放領」,台灣漁業突飛猛進。民國56年為保護底層魚類資源,開始實施未滿300噸拖網漁船汰建制度,民國60年代,政府推行「漁船動力化、設備機械化、作業科學化、經營企業化」政策,再次突破漁業發展之瓶頸。民國70年沿近海漁業產量達到高峰約40萬公噸,嗣後因作業海域與資源量受限遇到成長瓶頸,呈衰退現象。
民國78年起,為管控漁船投入量,全面實施漁船限建及汰建制度。民國80年政府提出漁船零成長政策,以改善產業結構邁向精緻漁業為施政重點,且為加速縮減漁船規模,增加漁業資源休養生息空間,於民國80至84年辦理第一階段漁船收購,並於92年開始實施獎勵休魚。近幾年來,年漁產量維持在20至25萬公噸之間。政府除強化海洋漁業捕撈管理外,在漁業資源培育部分,亦加強投設人工魚礁及魚苗放流。
我國沿近海漁業經營之種類包含刺網、拖網、延繩釣、一支釣、曳繩釣、籠具、巾著網、焚寄網、扒網、鯖?圍網、?鱙漁業、飛魚卵漁業、珊瑚漁業、定置網漁業及魚苗捕撈等,捕撈魚種種類繁多。
二、面臨問題
綜合近幾年來沿近海漁業面臨的問題,包括漁業資源過度利用、海域生態環境遭到污染、重要棲地生態環境被破壞、違法從事漁撈作業、本國漁業勞動力短缺及鄰近國家重疊海域作業糾紛等。由於整體漁業大環境的改變,政府乃逐步推動責任制漁業,落實漁業資源管理,以永續利用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