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黑鮪保育已具成果,各國漁獲配額將可逐步恢復
- 發佈日期
- 102年10月28日
- 點閱率
- 1016
按甫於10月14-17日在澳洲阿得雷德召開之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第20屆年會決議,明(2014)年全球南方黑鮪總可捕量(TAC)(12,449公噸)在歷經兩次(2007-2009年每年全球TAC自14,925公噸調降為11,810公噸及2010-2011年每年全球TAC再度降為9,449公噸)調降,並實施嚴格的漁獲配額監控管理措施之後,已可逐步恢復各國漁獲配額,其中我國漁獲配額為1036公噸,較本(2013)年增加88公噸。2015年全球TAC為14,647公噸,我國漁獲配額即可恢復至原國家配額1,140公噸,顯示只要經過良好的管理,即便資源處於過漁的狀態,亦有恢復的可能。
專責管理此一魚種之國際漁業組織
南方黑鮪(俗稱油串)為世界上最珍貴的鮪魚資源,主要洄游於印度洋南緯30°至50°之間海域,與在我國週邊海域捕獲之北方黑鮪(俗稱黑甕串)為不同種,為保育此一珍貴的海洋漁業資源,國際上於1994年成立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期透過各相關沿岸國及捕撈此一魚種之漁業國的合作,議定各項保育與管理措施,以利此一魚種資源的保育與永續利用。
最嚴格的管理規定
為確實管控各國漁獲配額,CCSBT自2010年1月1日起,即實施漁獲文件制度(CDS),要求每尾捕獲的南方黑鮪,應即繫綁標籤,並量測體長、體重,暨要求將前揭資料登載紀錄,另應於指定港口進行轉載,海上轉載需配置區域漁業組織所派遣的觀察員進行檢查,卸魚時亦需派員進行檢查,以嚴格控管漁獲自捕獲起至第一次銷售之流程。我國為CCSBT之會員國,已採行相當嚴格之各項保育與管理措施,善盡會員國責任。強制部份內銷,讓國人亦可品嚐此一珍貴的水產品
南方黑鮪為我國遠洋漁船在印度洋季節性捕獲之魚種,其他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南緯30度以南作業漁船亦會偶而混獲,我國於2002年加入CCSBT成為延伸委員會及延伸科學委員會的會員,享有與其他會員國同等的權利義務,並遵守該組織所通過的各項保育與管理措施。
依該組織本年年會所通過的明(2014)年度預算,以我國應負擔的會費計算,我國捕撈每公斤的南方黑鮪約需負擔4.8元台幣,這還不包括我國所投入的科學研究、漁船監控管理成本及派員出席該組織各項會議活動之經費。為讓國人也能品嚐此一珍貴的水產品,我政府自2006年起,即強制要求我國業者必須將捕獲之部分南方黑鮪運回國內銷售,不得全數外銷。
聯絡人:漁業署副署長 蔡日耀
手 機:0935-740-249
E-MAIL:tzuyaw@ms1.f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