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參與紐西蘭召開「避免延繩釣漁船意外捕獲海鳥」國際研討會(89.11.29)
- 發佈日期
- 89年11月29日
- 點閱率
- 1231
我國參與紐西蘭召開「避免延繩釣漁船意外捕獲海鳥」國際研討會
為配合聯合國糧農組織於一九九九年二月制定之「避免延繩釣漁業意外捕獲海鳥」國際行動計畫,加強國際間合作,紐西蘭保育部於本年
十一月六日至九日於奧克蘭舉辦「避免延繩釣漁船意外捕獲海鳥」國際研討會,邀請十餘個國家政府官員、海鳥生物學者以及漁民齊聚一堂,
共同討論如何有效防治海鳥的意外捕獲,我國農委會漁業署亦派員與會,於會中充分表達我國對於本問題之處理方式及未來努力方向。漁業署說明,本次參與會議國家包括研究及管理較為完善的美、紐、澳等國以及意外捕獲海鳥嚴重,卻較缺乏管理的南美洲國家。討論議
題包括全球延繩釣漁業概觀、海鳥生態、海鳥與延繩釣漁業關係之模式建立、避免意外捕獲海鳥之防治措施以及教育宣導等。對於目前較受關
注的南半球信天翁,由於其遷徙範圍多分布在南緯三十度以南,所以本問題在南緯三十度以北地區較不嚴重。至於模式建立尚在起步階段,仍
有待資料的蒐集及交換。而目前國際間普遍推廣的防鳥措施,如夜間投餌、將餌解凍、防鳥繩、適時丟棄殘餌等措施,亦常為我漁民所使用。
至於部分單位所研發的「將餌染藍」、「水下投餌機」等尚在研發階段,仍需要更全面性的研究;在探討教育宣導時,我國所製作的漫畫摺頁
式保育宣導資料受到許多與會人員的讚賞,認為以本方式能夠清楚的表達海鳥保育的方法及必要性。延繩釣漁船意外捕獲海鳥的問題已普遍受到國際關切,漁業署未來將繼續透過國際合作,推動相關防治措施,同時亦呼籲從事延繩釣漁業
的漁民,為了配合國際保育海鳥趨勢,促成海鳥資源以及延繩釣漁業的共存共榮,應多採用夜間投餌、使用解凍餌、防鳥繩等防鳥措施;倘有
意外捕獲戴有腳環之海鳥時,亦請將腳環繳回漁業署以協助相關研究工作。漁業署未來亦將參考國際間研發之防鳥措施,適度予以推廣,以達
到海鳥與漁業和平共存的境界。
承辦人:遠洋漁業組國際漁事科技士黃向文 電話:3343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