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檢魚類含有微量有機氯,殘留漁業署呼籲消費者放心』(89.12.24)
- 發佈日期
- 89年12月24日
- 點閱率
- 1245
『抽檢魚類含有微量有機氯殘留漁業署呼籲消費者放心』
對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檢測到十四種魚類含有有機氯農藥殘留一事,漁業署呼籲消費者不需要過度憂慮。漁業署指出阿特靈(Aldrin)、可氯丹(Chlordance)、地特靈(Dieldrin)、滴滴涕(DDT)、安特靈(Endrin)、夫喃(Furans)、飛佈達(Heptachlor)、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滅殺蟻(Mirex)、及毒殺芬(Toxaphene)等九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a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均屬有機氯農藥,此等農藥我國已禁用多年(最短者- 毒殺芬亦於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九日禁用),惟因其衰解期長,導致目前仍有部分種類,可在我們的河川、土壤、海域等週遭生活環境中被檢測出來。
本次環品會公布前述有機氯農藥的檢驗結果,多參考澳洲之殘留標準,而實際上澳洲的標準是國際上最嚴苛的,已達不得檢出的程度,與
聯合國、美國、日本或國內魚肉品殘留標準比較,均嚴格千百倍( 如附表) 。近年來,國內環保學者及環保署環境檢驗所人員,亦持續進行相
關的檢測與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國內與國際現狀並無差異,雖然可以檢出殘留情形,但殘留量均遠低於標準。以民國八十六年對基隆河流域
的十九種魚貝類檢驗結果為例,平均含量飛佈達為0.007ppm、環氧飛佈達0.005ppm、DDT0.015ppm、地特靈0.006ppm,其餘低於0.005ppm。 八十七- 八十八年對北部主要河川之吳郭魚、苦花魚、豆仔魚、馬口魚等有機氯殺蟲劑殘留,亦均遠低於聯合國、美國之標準,由於DDT等POPs已普遍存在食物鏈中,以上各項調查結果均顯示,國內水產品尚無有機氯農藥污染的問題。漁業署又稱國內市售漁產品來源包括遠洋、近海、沿岸、養殖四大類,本次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公布之調查結果,其中除沿岸性之象魚、
花身外,尚包括近海及洄游性花飛(鯖)、白北、黃花、紅目鰱等及進口的鮭魚,由於鮭魚已屬國際上大量流通的養殖魚種,以美國為主要消費
國並未聞發生有機氯殘留問題而抵制挪威、智利等國進口情事,因此消費者對於水產品之POPs 殘留問題,應無需過度憂懼。惟環品會的調
查未嘗不是一個警訊,該署為因應未來加入WTO 及兩岸三通,已配合提供對國產及進口水產品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 要求標準,建議衛生署儘速完成「水產品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之訂定。另該署亦已請海巡署及海關等相關單位加強對走私漁產品之查緝及取締,並將對重點加強漁產品之抽檢,以確保漁產品之供應品質。最後,漁業署呼籲消者費者可放心食用水產品,也籲請漁民及生產業者冷靜面對問題,漁會及漁民團體把握機會向消費者說明,不必有過
當或激烈之反應。國際肉品有機氯農藥殘留標準 單位:ppm農藥種類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美國食品藥物局FDA 澳洲檢疫檢驗局AQIS 日本 我國食品衛生標準
(畜肉、脂肪基準)(魚、可食用部份)(畜肉)(畜肉、脂肪基準)
阿特靈(Aldrin) 0.2 0.3 0.001 0.2 0.2
地特靈(Dieldrin) 0.2 0.3 0.001 0.2 0.2
滴滴涕(DDT) 5.0 5.0 0.003 5.0 5.0
安特靈(Endrin) NA NA NA NA 0.1
飛佈達(Heptachlor) 0.2 0.3 0.003 0.3 0.2備註:
1.我國標準為畜肉之殘留標準。2.NA-無資料。
3.澳洲標準最為嚴苛(達聯合國、美國、日本及我國數百倍以上),屬於儀器可檢測之下限值,亦即不得檢出。環保署環檢所調查國內水產品有機氯農藥殘留情形 單位:ppm
農藥種類 1996 1997 1998-1999(4種魚類)
(沿岸牡蠣等9種貝類) (基隆河流域19種魚貝類)
大漢溪 客雅溪 烏溪
阿特靈 ND 0.005以下 0.012 0.002 0.007
地特靈 ND 0.006 0.002 0.003 0.023
滴滴涕 0.018 0.015 0.003 0.001 0.001
安特靈 ND 0.005以下 0.006 0.004 ND
飛佈達 ND 0.007 0.004 0.007 0.005
環氧飛佈達 ND 0.005 0.017 0.003 ND